网上团校
网上团校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网上团校 >> 正文
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5-17 编辑: 浏览量::[]

关于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 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央直属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

团中央书记处决定,自2009年6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一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团、队建设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单位

在各省级团委推荐的基础上,团中央确定了10个类别共660个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200个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具体名单见附件)。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至8月)。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试点单位青年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基本情况,制订具体试点方案,梳理试点工作的主要突破方向,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至11月)。着力在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探索基层组织吸引和凝聚青少年的有效方式、找准活跃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构建基层工作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努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实践全团总结提炼的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工作原则和方法路径。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对第一阶段推进情况进行小结和阶段性评估,初步归纳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探索创新;认真分析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指导各地对试点推进方案进行优化。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至3月)。进一步巩固第一轮推动阶段取得的成果,探索建立相关长效机制;积极借鉴其他试点单位的经验,针对中期总结评估阶段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高。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至5月)。对试点的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召开加强团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经验交流会,深入挖掘试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适当的形式向全团推广。

三、工作要求

《关于推荐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有关事宜的通知》(中青办发〔2009〕18号)中已经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做了明确。为确保试点工作按照团中央书记处的要求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强调如下。

1.突出工作重点。(1)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借助党建工作近年来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注意在工作空间、工作内容上尽量与党建相融合;争取党组织支持,在新兴领域探索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创新模式。(2)着眼普遍性,注重在试点工作中紧密结合企业、农村、学校、社区等各类组织的根本功能和任务,以及不同青年群体交流、沟通、联络和聚集方式的新变化,找准并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普遍性规律。(3)重点研究共青团工作中长期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干部配备、经费保障、基层组织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有效做法。(4)注重把团中央的思考与基层组织的创造相结合,进一步领会和切实运用已经形成共识的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工作原则。(5)敢于破解难点问题,对于青年自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网络团建等目前仍需进一步探索的课题,要鼓励试点单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2.明确工作职责。团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团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并分别直接联系指导若干试点单位,保证试点单位全覆盖。团中央明确,企业、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行业、适应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新变化等5类试点由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负责联系,农村试点由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负责联系,学校试点由团中央学校部负责联系,统筹城乡、青年自组织、互联网等3类试点由团中央组织部负责联系,少先队试点由团中央少年部负责联系。试点单位所在县(区)有派驻干部的,派驻干部要将指导和推动试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试点单位所在县(区)没有干部派驻的,相关责任单位要结合工作需要,为每个试点单位确定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团干部担任试点工作指导员。相关责任单位要加强对试点工作全过程的督导,绝不能应付、敷衍,做表面文章。

3. 沟通工作动态。各试点单位要直接向团中央有关部门和省级团委及时报送试点工作动态,就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采取措施等进行及时沟通,并于每阶段试点工作结束1周内报送阶段总结报告,于全部试点工作结束1个月内报送试点工作总报告。团中央将通过中国共青团网站及时发布各地试点工作的好做法,促进各试点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4. 挖掘典型经验。各试点单位要围绕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对试点工作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及时上报。相关责任单位要注重挖掘和提炼试点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加强对共青团、少先队建设理论的深入研究,提炼普遍规律,以利全团、全队推广。

团中央有关部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组 织 部:张 华 李江波
联系电话:(010)85212704 85212768
传  真:(010)85212172
电子信箱:tzyzzc@126.com

城市青年工作部:李 锐 孙 波
联系电话:(010)85212817 85212081
传  真:(010)85212081
电子信箱:tzysqc@vip.163.com



农村青年工作部:王学坤 李 昊
联系电话:(010)85212021 85212810
传  真:(010)85212804
电子信箱:qnzx2024@163.com



学 校 部:李 骥 岳 伟
联系电话:(010)85212256 85212180
传  真:(010)85212336
电子信箱:daxuechu@sina.com



少 年 部:郑 凯 上官建红
联系电话:(010)85212461 85212654
传  真:(010)85212090
电子信箱:xwc1104@sina.com

附件:1.企业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2.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3.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4.农村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5.学校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6.行业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7.适应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新变化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8.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9.青年自组织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10.互联网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11.少先队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共青团中央
2009年6月22日

附件1:

企业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一、试点工作推进方案

(一)主要任务

1. 探索建立活跃企业青年工作的机构和机制。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企业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团的组织机构设置、团干部选配的有效方式,切实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作用,增强团的内在活力,夯实团建基础,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和共青团工作特点的企业青年工作新格局。

2. 探索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载体。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探索服务企业、服务青年职工成长发展,提升青年职工技术技能的有效方式,寻求新的工作切入点,广泛开展思想性、技能性、文化性活动,丰富青年生活,促进青年成长,全面活跃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3. 探索团员教育和管理的新方式。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健全和完善团员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深化分类管理办法,努力使团的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职工,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职工。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深入各试点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团建的工作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并与企业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推动试点工作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结合。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导试点企业围绕试点工作的原则、任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从目标任务、基本途径和工作措施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任务明晰的具体实施方案。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探索建立活跃企业青年工作的机构和机制

建立健全团的组织机构,凡是符合条件的都要建立团的组织,在企业改革重组的过程中,不随意撤并团的组织机构,调整党组织设置时同步考虑团的组织设置;探索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工作部,由团委书记兼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或青年工作部部长,与企业团委合署办公,加强党委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探索专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配备方式,企业(集团)按规定配备专职团委书记,同时选拔生产、经营、研发等重要岗位的青年业务骨干兼任团委副书记,企业(集团)所属二级、三级单位团委书记或团总支(支部)书记,有条件的配备专职人员,没有条件的选拔青年业务骨干兼任,并落实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和岗位津贴。

(2)探索企业共青团工作新载体

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探索服务企业、服务青年职工成长发展,提升青年职工技术技能的有效方式,寻求新的工作切入点,广泛开展思想性、技能性、文化性活动,丰富青年生活,促进青年成长;探索发挥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寻找新途径和新载体,深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既保持团组织特点,又融入企业文化的有效方式。

(3)探索团员教育和管理的新方式

深化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针对不同岗位团员的情况,探索分类管理的有效办法,创新团籍管理方式,团员组织关系和参加团的活动可适当分离,团员可以同时编入多个基层团组织;切实做好团员的“推优”入党工作;将青年农民工纳入企业团的工作范围,组织参加团的活动,实现有效联系和覆盖,有条件的企业及时接转青年农民工中团员的组织关系,编入团的基层组织。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

抽调人员对试点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对试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1)推动工作深入持续开展。巩固前期试点工作成果,丰富工作内容,对行之有效的好做法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增强已建团组织的活力,不断扩大组织覆盖。

(2)创新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团务管理办法、组织隶属关系、团员参与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与企业团建相适应的工作制度。积极争取推动试点企业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总结试点工作中形成的有效工作模式,研究企业团建的重要理论问题,提炼内在规律,形成可以广泛推广的工作经验。

二、试点单位名单

1.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河北省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
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汽事业开发总公司团委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团委 ※
南京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中大集团公司团委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
龙岩电业集团团委
江西铜业集团团委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团委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团委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团委
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团委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重庆商社集团公司团委 ※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团委
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团委
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陕西省电力公司团委 ※
青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中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团委
宁夏电力公司团委
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团委 ※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团委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团委
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团委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团委 ※
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团委
中海运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团委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外贸信托公司团委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南机器集团团委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上海客舱服务部团委

2.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

北京御香苑控股集团公司团支部 ※
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团总支 ※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团支部
北京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团支部
北京申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团委 ※
天津市佳科医学研究所团支部
天津市登发实业有限公司团支部
天津市敬一堂药业有限公司团委
河北省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团委 ※
河北畅达集团团委
河北渝乡辣婆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团支部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团委
山西万峻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团委 ※
山西洁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团支部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团委 ※
辽宁盼盼集团团委 ※
吉林神农集团团委
最佳西方集团哈尔滨财富酒店团支部 ※
上海天灵开关厂有限公司团总支
埃慕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团支部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奥特莱斯团支部
上海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
上海新景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团支部
江苏邦宁有限公司团委 ※
中国海澜集团团委 ※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太仓信隆车料有限公司团支部
北仑大港工业城团委
红晴蜓集团团委 ※
华仪集团团委 ※
卧龙控股集团公司团委
天棚蓄业有限公司团支部
蚌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团委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团委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匹克集团团支部 ※
三棵树公司团委
阳光集团团委
燕京惠泉啤酒团支部
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团委
济南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团委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淄博山东新星集团团委 ※
河南超越企业集团团委
湖北省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湖北省宜昌市沙龙宴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团支部 ※
湖南省步步高公司团委
湖南省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
湖南省大汉集团团委
广东省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
广东省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团委 ※
广东省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广东省珠海市恒波通信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团委
广东省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团委
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团委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
重庆市北城致远集团公司团委
重庆市东方鑫源集团公司团委
重庆市千叶投资集团公司团委
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四川雅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四川省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团委
贵州省遵义市华茂贸易有限公司团支部
云南龙润集团有限公司团委
海口市秀英区东山制衣企业协会团工委
陕西省金花企业集团团委 ※
新疆华源实业有限公司团委

注:试点单位名单中带“※”标记的由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直接联系指导。

附件2:

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一、试点工作推进方案

(一)主要任务

1. 市辖区团委

(1)探索建立共青团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团区委为核心推动建立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街道(社区)以及驻区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广泛参加的共青团工作协调机制。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形成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协同配合的社区共青团联系协调工作机制。

(2)探索对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方式。强化团区委的作用,加强街道、社区共青团工作的规划、建设、指导和考核。帮助街道、社区建立健全团组织,积极向街道、社区配置工作资源。

(3)探索加强对青年自组织联系和引导。充分发挥团区委的核心基础作用,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联系和引导,努力把青年自组织纳入共青团联系合作的范围。探索在有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

2. 街道、社区团组织

(1)探索社区团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内容。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等功能,找准工作切入点,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尝试承接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政府青少年事务。

(2)探索社区团的工作力量配备方式。加强社区团的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将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转化为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共青团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3)探索在特定青年集聚领域建立团组织的新方式。针对青年在楼宇、市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分布集中的情况进行团组织联建。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联系和引导,探索在有条件的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

(4)探索加强引导、组织、服务和维护进城务工青年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摸清情况。市辖区团委要对辖区内单位、社区的团建情况深入调研,全面掌握辖区团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建立健全辖区团建信息库。街道、社区团组织要深入了解社区青年群体构成、社区青年兴趣爱好、已有社区青年组织的情况,为试点工作做好准备。

(2)争取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支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找出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的优势和困难,做好试点工作计划,及时向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汇报,争取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切实保障街道、社区团组织的正常工作经费。

(3)制定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试点单位结合辖区(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共同研究、确定试点工作侧重点,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任务明晰的具体实施方案。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建立工作联系协调机制。推动建立由党政领导牵头、团组织具体协调、驻区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广泛参加的共青团工作协调机制。

(2)配齐配强团干部队伍。专兼结合配备团干部,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优秀青年担任专职团干部;推荐、吸收青年能人作为兼职团干部。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作用,壮大共青团工作力量。

(3)找准社区共青团工作载体。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等功能,找准试点工作切入点和工作载体。大力推进社区网上“青春互助超市”项目。

(4)加强流动团员管理,服务进城务工青年。探索流动团支部建设、流动团员社区报到制度,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引导、服务和维权工作。深入开展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服务青年农民工就业。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

抽调人员对试点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对试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1)推动试点工作深入持续开展。在中期总结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试点工作,注意将工作载体、活动和试点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工作载体和活动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2)及时巩固试点成果。对于试点工作中好的探索和工作成效,要及时巩固和强化,通过党政和上级团组织的支持形成制度,以保证试点成果的长效性。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对试点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凝炼出可推广的加强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活跃基层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形成可以广泛推广试点成果。

二、试点单位名单

1.市辖区团委

团北京市宣武区委
团北京市海淀区委 ※
团天津市和平区委
团天津市南开区委
团太原市万柏林区委
团通辽市科尔沁区委
团抚顺市望花区委
团上海市长宁区委 ※
团上海市闸北区委
团宁波市鄞州区委 ※
团南平市延平区委
团青岛市市北区委 ※
团武汉市青山区委 ※
团郴州市北湖区委
团深圳市宝安区委 ※
团重庆市巴南区委 ※
团重庆市南岸区委
团广元市利州区委
团宝鸡市渭滨区委
团西宁市城北区委

2.街道团组织

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团工委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团工委 ※
天津市大港区海滨街道团工委
天津市塘沽区杭州道街道团工委 ※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西大街街道团工委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团委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街道团工委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工农街道团委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春城街道团工委 ※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南京街道团工委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街道团工委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街道)团工委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街道)团工委
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双塔街道团工委 ※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新陵街道团委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团工委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团工委 ※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天门山街道团委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团工委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解放街道团委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习溪桥街道团委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团工委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凯东街道团工委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街道团工委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团工委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东坪街道团总支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团工委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七星街道团工委 ※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大同街道团总支 ※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团工委
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团工委 ※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西城街道团委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普陀街道团委 ※
云南省呈贡县斗南街道团工委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冲赛康街道团委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团工委 ※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团工委 ※
青海省格尔木市东城区黄河路街道团工委
宁夏自治区灵武市城区街道团工委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团(工)委

3.社区团组织

北京市崇文区龙潭街道光明北里社区团支部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五芳园社区团支部
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丹江里社区团支部
天津市汉沽区寨上街铁坨里社区团支部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惠安苑社区团支部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滨河社区团支部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街老缸房社区团支部 ※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工农街道北厚社区团委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团支部 ※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团支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道海城街社区团支部 ※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龙泉居民区团总支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柳林居民区团支部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云南路社区团支部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河海社区团支部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罗东锦苑社区团支部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百福弄社区团支部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街道西苑社区团支部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振兴社区团支部 ※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恒茂华城社区团支部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明月社区团支部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团支部 ※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西大街街道平等街社区团支部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江汉社区团支部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白沙井社区团支部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文冲社区团委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团委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团支部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登仙岭社区团支部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团支部
重庆市南岸区南湖社区团支部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街道湖光社区团支部 ※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相宝社区团支部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团工委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城北街道米日社区团支部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新兴街道建国路社区团支部 ※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金冶里社区团工委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街道学院社区团支部 ※
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星花园社区团支部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水磨沟街道温泉西路社区团支部 ※

注:试点单位名单中带“※”标记的由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直接联系指导。

附件3:

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一、试点工作推进方案

(一)主要任务

结合试点单位工作实际和青年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重点解决普遍性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新路径,努力挖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切入点,积极探寻青年普遍欢迎的工作新载体,探索建立活跃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工作的机构和机制。

1. 争取领导支持。围绕本单位根本职能和重点工作,明确定位、挖掘内容、把握节奏,力争做到五个衔接:党团思想教育工作衔接,团员队伍与党员队伍建设衔接,团干部队伍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衔接,党团阵地建设衔接,团建与党建目标管理体系相衔接。

2. 扩大组织覆盖。通过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或吸纳青年自组织、网上建团等多种形式,力争将35岁以下青年包括青年党员都纳入工作范畴。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配齐配强团干部,落实好干部待遇。

3. 加强机制建设。在组织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目标责任制制度、青年工作委员会制度、推优入党制度等。在工作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基础团务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团日活动制度、团务公开制度等。

4. 丰富活动载体。深入实施团内重点品牌工作,积极组织基层集体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结合本机关本单位的业务特色和青年特点,设计富有时代特色、青年喜闻乐见、党政重视支持的品牌活动和工作项目。

5. 创新服务手段。针对本单位青年在政治进步、社会参与、技能提升、婚恋交友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以及青年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丰富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为青年提供切实服务、帮助青年排忧解难、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

6. 开拓工作阵地。通过利用本单位活动阵地、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广泛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为团员青 年沟通、联络搭建渠道,为青年开展活动开辟阵地,为营造氛围建设宣传平台。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组织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针对团建现状、青年基本情况等开展摸底调查,找准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和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电子化的团员信息库。

(2)制定实施方案。围绕试点工作的原则、任务、推进步骤,结合本单位实际,从目标任务、推进方式和工作措施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任务明晰的具体实施方案。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推动“应建而未建”团组织的基层单位尽快建立团组织,解决由于机构改革、改制等原因造成的部分基层团组织松瘫问题,对于长期未换届的基层团组织指导其尽快换届。

(2)选配团组织负责人。配齐配强基层团干部,推动团干部新老交替,保证团干部的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团干部选拔制度改革。探索基层团组织民主选拔团干部方式,配优兼职团干部队伍。

(3)创新组织设置方式。积极争取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支持,推动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领导小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等,加强党政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发挥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垂直管理职能,强化对所属单位的团的工作的指导和覆盖,注重流动团员的管理和服务,推动团组织的系统化建设。

(4)扩大团的工作阵地。通过建立青年刊物、报纸、手机简讯等方式扩展交流和宣传阵地;利用单位已有阵地或与外单位以及与党的阵地联建等,建设青年活动中心;探索网络建团,通过网站、工作博客、网上青年论坛等,创新团的工作载体。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

各试点单位对照试点工作要求及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并形成中期试点工作自我总结评估报告上报团中央组织部。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1)做强做优品牌活动或特色项目。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力争在内涵、载体、管理等各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本单位原有的,如调研实践、读书学习、争先创优、文体联谊等特色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规律、充实内容、创新手段,进一步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增强组织活力。

(2)融入业务中心,创新工作内容。加强对团员青年关于党的理论政策的学习理解,紧密结合并主动承接本单位理论研究、业务课题、科技攻关等项目,组织青年开展读书、实践、调研等活动,创造性地服务中心工作。

(3)强化服务青年的手段。做好“推优入党”和评选荐才等工作,为青年提供一展才干的舞台和脱颖而出的机会。注重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为青年学习、工作、生活提供各种便利。

(4)巩固长效机制。在前期探索与实践运行的过程中,将好的活动项目和工作方式以制度和机制方式巩固下来,如团务公开、集中换届、团内民主选举、交流联系制度等,使团的活动与团的组织建设紧密衔接。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对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团建新模式、工作新载体。

二、试点单位名单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团委
天津市卫生局团委
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管理处藁城东收费站团支部
山西省公安厅机关团委 ※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团工委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直属机关团委 ※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教育中心团委
上海海事局团委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团委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团委
安徽省淮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团总支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团委
江西省儿童医院团委
山东省威海市公路管理局团委
河南电视台团委
湖北省交通厅团委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团委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团委 ※
重庆市外经贸委团委 ※
四川省人民医院团委
陕西省财政厅机关团委 ※
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团委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团委 ※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团委
中央组织部机关团委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团支部 ※
国家知识产权局团委 ※
外交部团委
银监会广东银监局茂名银监分局团委
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团委 ※

注:试点单位名单中带“※”标记的由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直接联系指导。

附件4:

农村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一、工作推进方案

(一)主要任务

1.创新基层团干部选拔、配备方法,选拔各领域的青年能人到团的岗位,探索乡镇团委书记配备及团的委员会建设的新方式,着力解决基层团干部队伍难配强、基层团的工作力量不足的难题。

2.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把农村青年内在的、客观的沟通方式作为组织载体,推行在专业组织、农村社区、专业市场、园区建团,探索各种有效的联建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团组织难建设、对农村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不足的难题。

3.找准基层团的工作方向和有效载体,着力解决乡村两级团组织和农村新兴领域团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明确、活动载体不多、活力不足的难题。

4.探索党建带团建更为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构建基层团工作的经费支持等保障体系,找准县级团委发挥桥头堡作用的方式途径,寻求县域内区域化整体推进团的建设和工作的途径,着力解决基层工作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的难题。

5.拓展县域青年组织建设,创建青年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青年组织,找准新时期青年中心的功能定位,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团组织联系、吸引、凝聚农村青年的手臂延伸不够难题。

6.改进和完善基础团务工作,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团务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团建基础数据掌握不详实、基础建设不规范、工作手段落后的难题。

7.找准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方式方法,注意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着力解决团的工作与组织建设相脱节的难题。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摸清农村基层团建新情况。试点单位统一开展农村基层团情大摸底,掌握详细情况,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依据。试点县、试点乡镇重点摸清本县、本乡镇的团组织和农村青年的基本情况,掌握新情况新问题;试点农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重点摸清本单位组织架构、青年成员构成、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活动等基本情况。

(2)制定试点单位试点方案。各试点单位根据摸底情况和当地的实际,制定本试点单位的试点操作方案,明确重点试点任务,提出试点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探索农村基层团干部选配方式。推行乡、村两级团组织集中换届,公开推选乡村青年能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进入乡、村两级团组织,探索农村基层团干部的选配制度。探索乡镇团委书记配备和乡镇团的委员会运行方式,推行乡镇团委委员轮值乡镇团的日常工作制度。

(2)创新团组织设置。依托农村青年从业行业的登记、管理及服务部门建立一批团组织;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团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一批团组织;依托专业市场、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建立一批团组织;采取乡、村、企业、学校联合建团等方式,灵活设置一批团组织。

(3)培育一批县域青年组织。创建县级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和青年企业家协会等青年组织;依托乡村主导产业培植一批青年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建立县、乡青年服务中心或其它能够汇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青年能人的组织(联合体、联盟)。

(4)构建保障机制。建立县域共青团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主动争取组织部门共同制定农村基层党建带团建政策文件,探索建立资源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开展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团组织联建共建和互帮互助机制,找准基层团组织之间的联动与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方式方法。

启动其它所选试点任务的本阶段试点工作。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

初步总结阶段性试点经验,分析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思路,形成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1)健全团的组织网络。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和青年组织建设。符合建团条件的地方,都要建立团组织。继续培育各类青年组织,形成以团组织为核心、各类青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青年组织覆盖网络。探索加强外出务工农村青年的联系、服务与管理的方式。

(2)探索完善工作载体。进一步明确县、乡、村团组织的功能定位,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激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培植乡村两级团组织及新兴领域团组织的工作载体,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

(3)探索工作和活动与组织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式方法。以工作、活动促进组织建设,发挥好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小额贷款、保护母亲河行动、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等工作服务青年需求的功能,找准通过工作服务将青年吸引、凝聚到团组织中来的有效途径。

深入推动其它所选试点任务的本阶段试点工作。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主要任务是对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凝炼出可推广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活跃基层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形成试点成果。

二、试点单位名单

1.团县(市、区、旗)委

团河北省定兴县委 ※
团河北省新乐市委
团山西省清徐县委
团山西省太谷县委
团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委 ※
团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委
团辽宁省辽中县委
团辽宁省庄河市委
团吉林省德惠市委
团吉林省辉南县委
团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委 ※
团黑龙江省宝清县委
团江苏省兴化市委
团江苏省赣榆县委
团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委
团浙江省江山县委
团安徽省舒城县委 ※
团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委
团福建省福清市委
团福建省漳浦县委
团江西省南昌县委
团江西省上粟县委
团山东省广饶县委 ※
团山东省费县县委
团山东省莱西市委
团河南省中牟县委
团河南省沁阳市委 ※
团河南省舞钢市委
团湖北省洪湖市委
团湖北省应城市委
团湖南省浏阳市委
团湖南省湘潭县委 ※
团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 ※
团广东省高要市委 ※
团广西自治区横县县委
团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委
团重庆市丰都县委 ※
团四川省绵竹县委
团四川省北川县委
团贵州省黔西县委 ※
团云南省通海县委
团西藏自治区乃东县委
团陕西省凤翔县委
团陕西省靖边县委
团甘肃省合作市委
团甘肃省高台县委 ※
团青海省湟源县委
团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委
团新疆自治区莎车县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9团团委

2.乡(镇)团委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团委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团委
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团委
河北省青县清州镇团委
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团委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团委
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团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鲁北镇团委
辽宁省大洼县清水镇团委
辽宁省抚顺县海浪乡团委
吉林省磐石市红旗岭镇团委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团委
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团委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团委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团委
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镇团委
江苏省射阳县耦耕镇团委
浙江省诸暨市次坞镇团委
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团委
安徽省芜湖县方村镇团委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团委
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团委
福建省福安市湾坞乡团委
江西省遂川县黄坑乡团委
江西省武宁县甫田乡团委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团委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团委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团委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阴阳赵乡团委
湖北省宜城市孔湾镇团委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团委
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团委
湖南省湘潭县河口镇团委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团委
广东省南雄市黄坑镇团委
广西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茂林镇团委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团委
重庆市万州区天城镇团委
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团委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团委
四川省乐至县回澜镇团委
贵州省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团委
云南省会泽县待补镇团委
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古乡团委
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团委
甘肃省敦煌市阳关镇团委
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团委
宁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团委
新疆自治区伊宁市达达木图乡团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四场团委

3.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社区和专业市场

北京市门头沟区赵家台村紫石文化开发经济合作组织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桃香园社区
天津市宁河县神农棉花协会
河北省栾城县东牛芦笋专业合作社
河北省鸡泽县汇丰农研会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明强养殖专业合作社
山西省晋中市红满园种植合作社
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音河乡富吉村奶牛协会
辽宁省葫芦岛市玄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辽宁省义县农青蔬菜花生专业合作社
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镇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吉林省梨树县富邦农牧合作联社
黑龙江省甘南县金桥向日葵合作社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南阳村农机股份合作社
黑龙江省密山市二人班乡爱国村青年农民兴业农机合作社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专业市场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有机农业合作社
江苏省金湖县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慈溪市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
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协会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社区
福建省福安市晓阳农村青年中心
江西省弋阳县农民合作社
江西省南康市家具产业基地
山东省沾化县瑞祥养牛专业合作社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春常青茶叶专业合作社
山东省诸城市土墙社区
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辣椒协会
河南省鹤壁市四季青农产品批发市场
湖北省京山县峥嵘农庄种植专业合作社
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养鳝协会
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水果专业合作社
湖南省湘潭县雁芙生态农牧发展专业合作社
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青年种植协会
广东省德庆县农村青年创业协会
广西自治区钦州市那丽镇土地田村对虾协会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专业市场
重庆市铜梁县六赢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四川省营山县茶盘乡生猪养殖协会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宝山村枇杷协会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镇和平村
云南省石林县绿汀甜柿协会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罗玛镇奶制品加工销售点
陕西省富平县华彤养殖专业合作社
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乡马郡村砾花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
青海省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
宁夏自治区中卫市科源蔬菜流通专业合作社
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新青年农业供销合作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种植业协会辣椒分会

注:试点单位名单中带“※”标记的由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直接联系指导。

附件5:

学校试点工作推进方案和试点单位名单

一、工作推进方案

(一)主要任务

1.普通高校

(1)探索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规律和关键点,通过将党的重大政治和理论主张学术化、思潮化、通俗化方式,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的有效措施和具体路径;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通过理论的框架性训练和能力的结构性训练相结合、参加社会实践与进行正确社会观察相结合、对学员的培养选拔与日后的观察、举荐、使用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学生骨干培养的课程设计;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引导青年的方法。

(2)根据大学生素质能力结构要求,强化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导向,探索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再设计,创新拓展训练内容和方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探索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按照素质拓展的理念,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途径和长效机制,提高育人实效;探索将以“挑战杯”竞赛为重点的校园文化活动覆盖全体学生并使他们真正受益的好方式;在高职院校探索开展思想型和技能型素质拓展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

(3)根据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方式的新变化,探索楼宇建团、网上建团、社团建团以及“多种模式、多重覆盖”;主动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逐步构建快速、有效组织动员大学生渠道;探索推进团内基层民主的稳妥办法,改进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加强与学生自组织的联系引导,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探索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党建带团建”的具体途径;解决学校团委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合并办公问题的合理办法,确保团委独立设置、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合理配备基层团干部数量,落实工作待遇,总结干部转岗、发展经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合作和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工作经费来源。

2.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1)根据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特点,落实“党建带团建”要求,探索、明确团组织工作职能定位,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在团建工作人财物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2)规范团组织基本设置,探索新型团建组织架构和模式;建立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团员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实现团建有章可循。

(3)加强和完善及时了解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的机制和途径,探索在民办高校规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创业等基础性工作,有效构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提升活动内涵,增强工作实效性。

(4)按照“专职为主导,兼职为补充,积极吸纳学生”的思路,建设数量合理、人员稳定的团干部队伍,探索加强团干部培训的新办法。

3.普通中学

(1)探索把青年意识、公民意识、成人意识作为逐层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切入点的有效形式,逐步丰富每一阶段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构建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分层教育体系。

(2)规范入团教育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探索创新增强入团仪式感染力的办法,探索加强中学生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3)按照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9号),切实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探索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衔接、意识衔接的具体办法和路径。

4.中职学校

(1)找准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点,探索确定符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2)探索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完善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3)探索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4)探索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的有效办法。

(二)推进步骤

1.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各地、各试点学校要召开试点工作动员会,认真学习、领会团中央下发的《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和有关工作要求,统一思想认识。

(2)各试点学校要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并就本校团的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等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查和总结,梳理做法、发现问题、研讨工作措施。

(3)各试点学校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进度、工作内容、工作措施等,并将方案报省级团委和团中央学校部备案。

2.第一轮推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各试点学校按照自己的实施方案,有步骤、分项目地推进试点工作。

(2)各省级团委学校部加强试点工作的指导,在本阶段组织一定范围和形式的交流。

3.中期总结评估阶段(2009年12月)

(1)各试点学校对第一轮推动阶段的试点工作进行初步总结和评估,重点考察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可行,听取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和团员青年对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的意见与建议。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完善下一阶段试点推进方案。

(2)各省级团委召开本地试点学校试点工作阶段分析会,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共同探讨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难点并研究解决方案,形成《试点工作第一阶段总结》,报团中央学校部备案。

(3)团中央学校部根据需要,分区域组织中期总结交流。

4.第二轮推动阶段(2010年1月—2010年3月)

(1)根据中期总结评估阶段调整完善后的试点推进方案,继续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2)有针对性地确立一至两个关键难点问题,实施重点探索和研究,寻求突破,摸索规律,形成解决方案并分步实施。

(3)着重在试点中总结规律,探索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

5.总结阶段(2010年4月—2010年5月)

(1)各试点学校全面总结试点工作,整理形成案例资料,提交《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2)各省级团组织召开本地的试点工作总结会,开展试点工作交流,提炼试点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制定推广措施。

(3)团中央学校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全国性的试点工作总结会,并运用各种媒体对成功经验和优秀学校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试点单位名单

1. 普通高校

清华大学团委 ※
北京工业大学团委 ※
北京联合大学团委 ※
天津师范大学团委 ※
石家庄铁道学院团委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山西农业大学团委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内蒙古工业大学团委 ※
东北大学团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团委
东北师范大学团委
长春工业大学团委 ※
东北林业大学团委
齐齐哈尔大学团委 ※
上海交通大学团委
上海大学团委 ※
江南大学团委
南京林业大学团委
浙江工业大学团委
浙江师范大学团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委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团委
厦门大学团委 ※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烟台大学团委
聊城大学团委
郑州大学团委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武汉大学团委 ※
华中农业大学团委
中南大学团委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
中山大学团委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广西师范学院团委
海南大学团委
重庆邮电大学团委 ※
四川大学团委 ※
西华师范大学团委
贵州大学团委
云南大学团委 ※
西藏民族学院团委 ※
陕西科技大学团委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
兰州大学团委
青海师范大学团委
宁夏医科大学团委
新疆农业大学团委
石河子大学团委 ※

2. 民办高校

北京吉利大学团委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团委 ※
天津天狮学院团委 ※
燕山大学理仁学院团委
山西工商职业学院团委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团委 ※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团委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团委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团委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团委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团委
黑龙江医药卫生职业学校团委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光外国语学院团委
上海杉达学院团委 ※
上海建桥学院团委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团委
三江学院团委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团委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团委
浙江树人大学团委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团委
安徽新华学院团委 ※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团委
仰恩大学团委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团委
江西蓝天学院团委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团委
山东英才学院团委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团委
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团委
黄河科技学院团委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团委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团委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团委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团委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团委
广东培正学院团委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团委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团委 ※
海口经济学院团委
成都东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团委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团委 ※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团委
西安翻译学院团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团委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团委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团委
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3. 普通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团委 ※
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团委 ※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中团委 ※
天津市宝坻一中团委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团委 ※
河北省沧县仟龙堂乡王官屯中学团委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团委 ※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中学团委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团委 ※
辽宁省实验中学团委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一中团委
吉林省实验中学团委
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中学团委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团委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中学团委
上海市向明中学团委 ※
上海市罗店中学团委
江苏省泰州中学团委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团委 ※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团委
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团委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团委
安徽省寿县安丰中学团委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团委 ※
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小桥中学团委
江西省樟树中学团委
山东省青岛二中团委
山东省费县一中团委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团委
河南省睢县第一高级中学团委 ※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团委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一中团委 ※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团委
湖南省韶山中学团委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团委
广东省连平县元善镇元善中学团委
广西自治区南宁二中团委
海南中学团委 ※
重庆市大足县弥陀中学团委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团委
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团委
贵州省贵阳市一中团委
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团委
陕西省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团委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一中学团委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团委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团委
宁夏自治区青铜峡市邵刚中学团委 ※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团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中学团委

4. 中职学校

北京市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团委 ※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团委
天津市财经职业中专团委
天津市塘沽区第一职业中专团委 ※
河北省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团委
河北省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团委


上一条:【基础团务】团费缴纳
下一条:维护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关闭